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政治 - 思政教育 - 正文

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男女老幼都有过学习的经历,也体验过全然迥异的学习况味。可是,对于学习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敢说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了。近年以来,围绕着学习我思考了一系列问题,如教育等于学校吗?学习必须在学校学吗?我国的学校教育为什么倍受诟病?同龄人进入同一学校,为什么学习成绩差异如此之大?学习优劣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知识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有没有普世的学习方法?激励学习的有效机制又是什么?

  学习者对学习的本质和目的的认识,营造最佳学习情境,这些才是决定学习优劣的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学习型社会,如果不认清学习的情境、本质和目的,学习可能是少有成效的,在某种程度上将阻碍杰出人才的成长。对待学习的问题就犹如古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追问时间一样,他说时间是什么,如果不问我大概还知道它是什么,如果真的问我时间是什么,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同样的,学习究竟是什么,我们许多经历过学习的人,或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恐怕都不知道学习的真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学习的本质,也许对青少年们的学习和一切学习者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学习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首篇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意思是说,学了,经常温习,是很高兴的事。从字义上,孔子是把学与习作为两个词使用的,分别代表两层意思。学习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在《礼记·月令》中说:“鹰乃学习”。意思是说每年夏初,刚孵化出的雏鹰,模仿老鹰的飞行,一次一次地反复试飞,终究学会了独立飞行,这就是最早称为的学习。顾名思义,学乃模仿,习是复习或温习之意。那么,学习优劣的区别是什么呢?应当说,学习者的智商、勤奋、学习方法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的本质和目的的认识,营造最佳学习情境,这些才是决定学习优劣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从网络搜索发现,居然有一本《学习的本质》的著作,作者是法国人安德烈·焦尔当,他既是一个当年被认为的“差生”,又是当今公认的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的教授,国际生物科学协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我喜出望外,立刻通过网购得到了这本我急需参考的书,我用了3天多的时间逐页逐字看完了这本篇幅不太长的书。应当说,这是我迄今看到论述学习最好的一本书,对我的确有很多的启发。其中,焦尔当在“学习是什么?”一节中说:“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混合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既可指理解、认识、记忆、发现、经验获得,又可以指调动已有的知识。”从事物属性来看,所谓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根本或原本的性质,至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是属于论证其属性的问题。

  经过我反复的思索,终于对学习的情境、本质与目的有了新的认识,这就说明愚者千虑终有一得的道理。从元认识层面上说,我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六个字:感知、复习和记忆,尽管还可以多用一些词来表述,但我认为这六个字已经足够了,多了没有必要,少了也是不可以的。这六个字包括三层意思,它们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关系。有关学习的理论,认知主义是重要的学派,但我却没有采用“认知”这个概念。我认为,感知与认知的区别是,感知明确地指出一切知识无不是通过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获得,包括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例如,听教师讲授,要靠听觉;看书自学要靠视觉,学习视频资料需要视觉和听觉的配合,做科学实验要靠触觉为主的多种感官。我之所以用感知代替认知,是因为认知的“认”却反映不出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复习也就是重复的意思,对于加深理解、廓清概念、破解疑点和梳理知识系统,都是重要的步骤,正如孔子所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忆与学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按照学习的机制来说,先有感知而后有记忆,如果没有记忆,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东西方有两个约定俗成的词语,中国教育界普遍提倡“学以致用”,欧美国家更主张“学以致知”

  人的学习是从感性开始的,根据我的观察与思索,认为学习有三种境界:感性、理性和悟性,三个不同的境界导致的学习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是“知”,即知道的意思,知道并不一定是真正理解了,也不一定是靠得住的东西。在理性阶段,认识的主体把感性认识获得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人的认识获得了概念和理论系统,这时获得的是“真”,即更全面和更深刻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认识还没有结束,有待进入到悟性阶段,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这个阶段获得的是“通”,所以“通”是学习最高的目的。我们常常说博古通今、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和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通百通等,都说明了“通”是学习的最高的追求。

  那么,学习的目的究竟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论者不计其数,众说纷纭,但都没有触及核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免带有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学习的目的上,东西方有两个约定俗成的词语,中国教育界普遍提倡“学以致用”,然而欧美国家更主张“学以致知”,虽然“学以致用”包括有积极的内容,但它们却是两个认识的高度。用与知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这有什么用?”而后者却追问的是“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学以致用”在我国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国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导致科学理论落后,这也是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我不揣冒昧,尝试超越这两个口号,提出”学以致慧”(或学以增慧)的概念,智慧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学习的根本目的。也许,普通学习者与大师级的人才区别也就在这里。

  学习境界对实现学习目标非常重要,正如清朝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他所谓的高楼,亦即做学问的象牙之塔,这是静思和顿悟的最佳处所,知识背后隐藏的智慧大都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因此,任何轻浮和狂躁对于学习都是有害的,正如老子所云:“轻则失根。噪则失君。”

  纵观中外一切杰出的人物,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他们都进入到读书学习的悟性境界,进而使其从事的学问或事业达到一通百通的地步。例如台湾国学大师钱穆,他并没有上过大学,仅仅是从一个中学生成为史无争议的国学大师,他对中国的古代文史都有精辟的见解。同样是自学成才的齐白石,他是集诗词、绘画、书法和金石为一身的世界级的艺术泰斗,可以说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通天彻地的地步。美国史蒂夫·乔布斯被称为创新魔术师,他不仅是一个私生子,而且是一个里德学院只学了一个学期的辍学生,原因是他怀疑上大学的价值。他笃信佛教,参禅打坐,从而获得了悟性,毅然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引领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对创新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以上这些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悟性,在其所从事的学术领域,都达到了“通”的境界。

  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如果学校教育对所有学习者给予正确指导,至少能够把更多的学习者从知其然转入知其所以然,进而达到知其超然的境界

  我国现在大约有大中小学3212万多所,在学人数近2.5亿人,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学习者的国家。按理说,我们应该是人才大国和强国,就数量而言,我国拥有人才资源1.2亿人,堪为人才资源大国。但就质量而言,我国决并非是人才强国。例如,在科学领域,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开创的研究领域和领军的科学学派,依然还是空白,国际公认的学术大师也基本没有,印度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医生和CEO出口大国,而我国却相形见绌。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国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依我看,问题之一就是在对待学习问题上,各级学校仅仅囿于传统的教学法,满足于知识的讲授,而从不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致使绝大多数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他们也就沦为流水线上的“产品”。

  学校的任务应当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知道方法比知识重要,智慧比文凭重要,汗水比灵感重要。我认为,学生学习优劣的区别主要是后天的,就大多数学习者而言,他们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仅仅是知其然,只会重复背记书本知识;而少部分学习者,他们能够进入到理性阶段,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他们成为佼佼者。古今中外,仅仅只有极少数的学习者,能够进入到悟性阶段,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知其超然。这是一个全新的境界,超然于物外,达到超然自得的地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是智慧,是汗水滋润的灵感。

  在拟定本文题目时,我没有使用学习成绩优劣的区别这个词句,因为学习的优劣并不能以考试成绩高低来区分的,而是以智慧获得的多寡作分野。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对所有的学习者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他们进入到最佳学习境界,至少能够把更多的学习者从知其然转入知其所以然,进而达到知其超然的境界。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也只有这样的大智慧的人物,才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为人类自我救赎开拓出新的途径!《光明日报》( 2016101114版)

上一篇: 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性进展

下一篇:一曲震撼世界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