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宁:科研,在生活的每时每处
--------------- □ 记者 安心怡 ------------
编者按:2014年9月,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霍小宁博士主持的《中国现代话剧导演史论》项目从全国2148项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确定立项名单159项中的一个,河南省高校仅有4项立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是我校艺术学科研项目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劳怨不避,使命必达
导演是一部戏剧的灵魂。与演员直接呈现于舞台上不同,导演不直接参与舞台的现场演出,却是整部作品的设计师。如果说演员是“舞者”的话,导演无疑就是“领舞者”,其地位之重要毋庸置疑。我校新传学院霍小宁博士主持的《中国现代话剧导演史论》,不仅填补目前中国话剧史研究的空白,还深刻揭示了中国话剧百年演剧实践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成就与失误,对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实践具有宝贵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史料残缺不全,在最初搜集资料时,霍老师只能从小报中找到百年之前的这些导演的影子。图书馆很多原始资料因为时间久远都不外借,甚至在里面停留的时间也不能太长,霍老师只能趴在书架上用照相机拍下来,再往电脑里传。诸如20世纪初《申报》这样的原始资料都是竖排,还是复印件,转化不成文字就只能逐字输入,资料的考证非常艰难。有一年夏天特别热,霍老师坐在只有电扇的房间里整理资料,出了一身痱子都不自知。谈到当时的辛苦,霍老师说:“人就是这样的,当你沉浸其中的时候,会抱怨,会痛苦,可是你还是会付出。因为比起这些辛苦,放弃才是最难的事。我无法割舍。”除了在图书馆搜集资料,生活中处处留心还会收获意外之喜。霍老师曾经在文化路的一个地摊上捡到一本介绍三十年代上海剧院生活的旧书,里面很多珍贵的图片见所未见,很是惊喜。就这样,一点一滴,霍老师构建起了她的资料王国。‘
真相就像渐近线一样,就像霍老师说的,她在无限靠近它,却可能永远无法触及。导演具体是怎么做的,只有在当时的现场才知道。为了了解一名戏剧导演,有时只能通过看遍这名导演的作品来仔细揣摩。
在霍老师的课题研究中,不仅要纵向梳理与概括导演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及规律,更要横向研究中国话剧导演艺术观念与方法的现代性、民族性及两者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霍老师不仅要做到史论结合,深入挖掘手中资料,探究话剧导演艺术的具体实践发展规律;还要进行比较研究,将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和西方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把握中国学派话剧导演理论与艺术的独特成就;更要运用艺术美学研究方法,探寻中国学派话剧导演艺术体系的美学建构。
写论文的过程同样是自我拷问的过程,很多固有的定论都要经过自己的判断,不能拿别人的判断作为条件。《雷雨》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定论。可是霍老师从导演的角度考虑,大胆提出了中国话剧成熟的时期并不是在《雷雨》那个时期,挑战传统思维。
时间就是这个样子,徜徉其中觉得慢,定睛回望,却在弹指之间。五年,8000多份图片资料,30万字纯手工录入的文本资料,不计其数的书和杂志,各种复印资料;五年,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史料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档案馆和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霍老师跑了个遍;五年,三次申报,霍老师始终坚持如一,从未放弃……五年的时间,霍老师从上海民国时期的导演、戏剧活动开始研究,慢慢辐散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导演,辐散到整个现代。课题不是她的任务,而是她生活中一部分。
阴差阳错 错出来的机缘
十年前的霍小宁根本没有想过会对戏剧有如此深厚的了解和研究,那时的她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流行音乐,喜欢娱乐节目,没有看过一出完整的戏,没有耐心听戏曲中咿咿呀呀的唱腔。大学中文系的她考研以两分之差被调剂到戏剧文学,读博时又阴差阳错地与导演艺术结缘,由此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慢慢的,霍老师喜欢上了戏剧,喜欢上了剧场里那种氛围。霍老师说:“生活中有很多温情的时刻转瞬即逝,在舞台上它就会被放大,这是一种近距离的触感。在那里我可以静下心来。”有时候,霍老师投入进去,甚至会觉得“人活着活的就是那样的瞬间”,她会为剧中的人物扼腕叹息,为剧中的故事哭到哽咽。
看得多了,霍老师开始产生疑问:一个舞台,几个演员,为什么就能如此牵动观众的心绪呢?同样的剧本,十个导演可以做出十个风格,但哪个最好,这就要看导演的功力。由此霍老师开始关注舞台后的导演,关注这些人做什么、怎么做,并开始不遗余力地搜集资料,揣摩戏剧背后的故事。
如果说最开始做这件事是出于好奇,那么支持霍老师坚持下来的就是兴趣,甚至说是热爱。安藤忠雄曾说:“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从这个角度来说,霍老师无疑是幸福的。
任它密雨斜侵,她只坐拥“王城”
乍见霍老师,我直言自己的惊讶,她很年轻。她笑谈,自己更年轻的时候,心里总有很多伤感寂寞慌乱,那时候所能找到的排遣就是读书。她说:“人在成长阶段很容易冲动苦闷彷徨,对我来说读书是和那些东西相对抗的一种方式。我很喜欢自己的那种内在状态。”包里总会带本书,这是坚持多年的习惯。
三年申报,她很感谢新传学院的领导与同事们。她说,新传学院温馨向上和谐的氛围允许她不急不躁地做着这些事情,而拿下这个课题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当然,也曾每每被告知希望渺茫。对她来说,这些都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一路错过来,错的还好。”在她的话语里,只有感恩和快乐。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总能在研究和生活中找到快乐。
上学时的戏剧戏曲,工作后主攻的电视媒体,到最后都能融会贯通。在霍老师的思维里,信手拈来的不只是俞珊、张骏祥、章泯这些戏剧导演工作生活中的趣事琐事,还有《爸爸去哪儿》、《DANCIING WITH STARS》这样的娱乐节目。古与今,经典与时尚,在霍老师的面前,不是对立,而是统一。这样的霍老师,很立体,亦师亦友。
未来两年,霍老师还将继续她课题的研究,会去革命圣地延安,会去战时国民党陪都重庆,会去走,会去看,会给更多的人讲述脑子里时不时蹦出来的名人轶事,会继续以她自己的状态进行探究。
路越走越长,心越走越静,时刻回望,时刻低眉,时时刻刻心存感激。只有这样,才能修炼成精,任它密雨斜侵,她只坐拥“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