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文化 - 人物故事 - 正文

杨华:用心沟通 做学生的“贴心人”

--------- □ 记者 胡园 ----------

  杨华:计算机学院教师,2004年获中原工学院第九届讲课比赛二等奖;2012年获全国第八届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等奖。

钟情IT ,爱撒三尺讲台

    当被问到为何明明是女生却对IT感兴趣时,杨华老师笑着坦陈,在大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就爱上了”,作为80后的她从此便与计算机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刚上大学那会儿,国家的IT行业尚在起步阶段,一切都是崭新的,相对于传统的一些专业来说,全新的领域对于我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挑战。”怀着巨大的好奇与兴趣,杨华老师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并深深认识到,计算机与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选择计算机专业,她,从来都不曾后悔。

    因为家中长辈有很多是老师,浓厚的教书育人的家庭氛围让从小耳濡目染的她萌生想当老师的念头。杨华老师22岁刚大学毕业便来到中原工学院任教了,回想起第一次站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给一帮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讲课,杨老师记忆犹新。当时是在老校区,讲授数据库章节。“当时我站在讲台上,只感觉台下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记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不要再说话啦!’”杨老师开起玩笑说。然而,即便是紧张,但是由于备课充分,初登讲台的效果还不错,这给予杨老师很大的鼓励和信心。

心贴心 重沟通

    在杨华老师给网络13级同学们所上的专业英语课堂上,她会不时地叫起某一位同学的名字,请他念一段英文课文并翻译,此时的她会慢慢踱步到被点名的学生身边,在其翻译有误时柔声纠正,或是善意的提醒和启发。在学生眼中,杨老师不是那种“唐僧唠叨”式的紧追学生学习,也不是严厉苛刻地对他们高标准高要求,而是循循然善诱人,用温和的语言间接启发学生从而让其成长。“杨老师人很好,对我们很亲切。” 这是在学生中听到最多的关于杨老师的评价。

   从刚毕业时的年轻气盛到如今的淡定从容,谈起这十余年的教学生活,杨老师深有感悟,她认为,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如何用心和学生沟通交流。杨老师坦言,刚当老师时,看着一屋子学生中总有人不听课干自己的事儿,她着急了也会说几句。但随着和学生不断接触,她开始明白,要想得到同学的认可,首先要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将心比心、推心置腹地和学生交流。“教学教学,老师和学生的心若隔着一层可不行。得体谅学生,提醒学生,帮助学生,站在学生立场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被他们所接受、所认可。”

   面对基础技能参差不齐的各专业学生,杨华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强度。而在一个班级中,遇见了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杨华老师也经常鼓励他们,叫他们起来回答个问题,尽量熟悉每个同学的学习状态以及时针对他们的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聚到一起上课,师生同堂即是一种缘分。”杨老师很珍惜这种缘分,称呼学生为孩子们,平时很爱和学生互动,了解情况。

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

   一旦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从此便兢兢业业。

   IT行业是一个发展快速、更新迅猛的行业,作为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更是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以给予学生最新的资讯和知识技能。“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肩上便有一种责任感时时警醒自己,为教学,为学生,尽心尽力。”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杨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要做到有底气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任何一个学生来提问时都能给予最大的解答和帮助。”

   2015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杨华老师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拨得头筹,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等奖。当消息传来,杨老师表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没想到能拿一等奖这么好的成绩,但是为比赛杨老师和学生们促膝而谈、交流沟通等所花费的心血又使结果在情理之中。谈起比赛的收获,杨老师开心地表示,是一次和同学们沟通互动的宝贵经历,通过交流,得知学生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有选择有针对地结合学生意见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有较大层次地提升。

  “可能有些学生甚至到大四毕业后都叫不上来我的名字了,但是只要他们能够从我这里学到知识,在未来能够对他们有帮助,我便是满足。”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在教学、师德、学术、为人作风上得到学生的认可,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杨老师的心里永远装着她可爱的学生们。

上一篇: 中原工学院2015年11月“善行义举榜”

下一篇:中原工学院2015年10月“善行义举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