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文化 - 人物故事 - 正文

高长方:用生命传播声音的魅力

  ---------------------- □ 记者 游海龙 ----------------------    

    高长方,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原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一级播音员,播音名苏南;屡获国家和省级广播电视新闻奖,多次参加河南省重大活动和“两会”的现场直播;主讲《播音学概论》、《语音发声学》等课程。

机缘巧合,却注定是一生的事业

   高长方老师自小兴趣广泛,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偶尔会写点文字,兴致来了还会朗诵几句。15岁那年,高老师入选学校广播站。机缘巧合,县电台的领导偶然听到了他的播音,觉得声音很有质感,1974年高中毕业后高老师被县广播电台录用,成为一名播音员。由于自然条件突出和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老师调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在播音主持一线一干就是30多年。这方小小的主播台,将高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传到了千家万户,也见证了他对播音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在省电台工作期间,新闻、综艺、文学、专题等栏目高老师无不涉猎,还担任了综合编辑部领导和体育节目监制一职,并多次参加“两会”直播。“传媒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其次才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所以播音员的人格和修养最为关键。”高老师说,播音员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只有心地坦荡,才能用好话筒,真正“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

   为系统学习播音理论,年轻时的高老师曾师从于齐越、夏青、林田、虹云等我国播音界的大师,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齐越老师。齐越是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中国播音学的开山鼻祖。他一生心系祖国和人民,品德高尚,一身正气,为播音主持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高老师与齐越老师结缘于省台,80年代节目大多是录播,齐越老师常常站在导播台一遍一遍地审听,严谨的工作态度令高老师印象深刻。前不久,高老师带领我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赴京参加齐越节朗诵比赛。赛后,高老师专门来到齐越的雕像前,拿起扫帚清扫,并合了影。谈到这个举动,高老师近乎哽咽地说起当年跟随齐越老师学习的经历。高老师说,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齐越老师录播《长征回忆录》稿件,当讲到战士们牺牲生命,保卫国家的情形时,不禁潸然泪下,齐越老师说这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意。齐越老师生前一直教育青年播音员,要把情怀带到作品里去,以情带声,以情运气,这样作品才有血有肉,才有灵魂。齐越老师对播音主持事业的倾情付出深深触动着高老师,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对高老师今后的播音创作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

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热爱

  当谈到为什么放弃主播台的光芒成为一名教书匠时,高老师坦言:“年龄大了,直播时反应能力有时力不从心,再加上嗓子因为年龄和长期工作的原因也不太好了。我想,不能把这半辈子的播音知识带到坟墓里,要传给下一代,所以我就来到了中原工学院。”2005年,高老师到我校任教,从受人瞩目的苏南主播到学生心中和蔼可亲的“高爷爷”,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对播音主持事业的热爱。

   别看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高爷爷”,其实“高爷爷”一点都不老,外表和心态都很年轻。戴着墨镜、身着紧身T恤、骑着赛车的“高爷爷”虽然已年届六十,但依然活力四射。热爱运动的“高爷爷”游泳、乒乓球样样在行。高老师常年坚持锻炼身体,他认为有个好体魄,上课才有激情。高老师平时还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涉猎各个行业的知识,关注时事动态,他说这样讲课才会生动,学生觉得跟着你没有虚度,愿意听你的课。

   很多媒体一线专家自己播的很好,但是不懂得教育理论,教不好学生。高老师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教育教学理论深厚。高老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讲课时总能把枯燥的理论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体现;示范稿件时情绪饱满,学生们常常听得热泪盈眶;遇到悟性平平和带有家乡口音的学生,他还用自编的顺口溜来启发他们。    高老师不仅课上得好,做人更是一盏明灯。他为人处世亲切、谦和、正直,对学生和年轻教师像父亲一样,虽然身为学院副院长,但在大家眼中,没有“畏”,更多的是“敬”。学生亲切地叫他“高爷爷”,他更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高老师的课堂,从来没有呵斥,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他说老师的威望不是用批评、用严厉来体现的,而是用内在修养和人格魅力来打动学生们,当你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就会把你举过头顶。和年轻老师交谈时,高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不像是领导对下属,更像是长辈对晚辈。播音主持系青年教师宋立说:“播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高老师是家长,同事们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在这个集体中工作,很幸福!”采访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谈起高老师都滔滔不绝,但仍觉得语言乏力,无法完美地诠释出对高老师的敬佩和爱戴。    待人处事怀柔有度、谦卑包容,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思想境界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一心为着学生,认认真真教学的高老师,受人尊敬。

用爱传承,用心传播

   我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于2003年成立,是河南省第二个成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至今已经招收了十二届学生。高长方老师2005年被我校引进后,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担负起了学科发展的重任,在师资引进、专业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目前,播音专业教学团队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也有来自一线媒体的从业者,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年轻有活力的教学团队。高老师很注重教师的媒体从业经验,他认为只有真正从事过一线的实践锻炼,才不会居高临下地空讲理论,真正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老师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持,甘当人梯,把他多年积累的教学理论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老师。播音专业实践性强,高老师把教师形象地比喻成医生,要会“望闻问切”,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病症所在,还能“开方子”,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但是,播音教学还要把握两个原则,“点到为止”和“过犹不及”,不能一味灌输知识,也不能一语道破,要让学生自己在揣摩和思考中提升。

   在学科建设中,高老师一心一意致力于打造播音专业的特色,“我们是工科院校,相对于其他学校,要更注重实践,致力于培养思维严谨、专业素养强、全方位发展的学生。”播音主持系主任靳珂介绍,我校播音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大课带小课的方式,大课讲授理论,小课指导实践;以“节目带教学”,注重学生独立完成广播电视成品节目的能力;注重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潜力和特点,重点培养,发挥所长,为此设置了新闻播音与主持和综艺节目与主持两个专业方向,鼓励学生关注财经、法学、艺术等学科,一专多能。此外,专业主干课程采取汇报演出的形式结课,既是课程总结,又增强了学生的舞台经验和业务能力,使学生在汇演过程中提高和凝练。目前,中原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刘天宇,甘肃卫视《投资论道》主持人袁立一,河南电视台新闻主播徐倩,在郑州上空的电波里拥有大量粉丝的河南电台音乐广播的DJ帅天,郑州地铁全程指定配音员、河南电台教育广播女主播叶子,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黄宁和桑燕鸥等等。毕业生们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了业务骨干,为我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年轻时,齐越老师点亮了高老师的人生,如今,高老师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影响着青年一代。用爱奉献,传承播音精神;用心交流,以充满魅力的语言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

上一篇: 师德师风(第三期)

下一篇:科研人物(第三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