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文化 - 人物故事 - 正文

邵焱:平凡中的点点星光

邵焱:,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市场学会理事;连续三年获河南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1年被任命为营销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

,《说文解字》中解释光华也,即光华、光焰之意。邵焱老师正如同她的名字一样,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一批批的学生,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成为学生们心中耀眼的光华。

   寓教于实际

   30年前,刚从东华大学毕业的邵焱被分配到了中原工学院管理系,时至今日她仍对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感觉紧张得很。邵老师说。看着台下数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邵老师第一次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备课、练习、备课、练习……由于缺乏授课经验,邵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反复斟酌,确定好授课重点,把课本上的概念、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接受,力争把每节课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因此,两节课的内容就要备课三五天,工作到半夜更是常事。当时的小邵老师勤学好问,老同事、老教师都乐于和她交流,不仅纠正了她的某些理论误区,还无形中让她开阔了眼界,使她对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入。

   正是勤恳的耕耘,邵老师在教学上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模式。每学期初,她先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班长统计后,邵老师选择呼声最高的几个问题,将其与营销理论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贯穿授课过程。比如,在给会计11级讲市场营销学课程时,课程内容就涉及到了考研、就业、师生沟通甚至是恋爱等诸多方面,真正以学生的意愿为先,让学生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会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而最后的答案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学生提出问题,因此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便于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理论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精神。这样的双向互动,使得邵老师的课堂座无虚席。

   鉴于营销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邵老师和专业的其他老师一起联系了许多企业,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众多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实习机会的情况下,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到企业参加实践,得到锻炼,还因为出色的表现受到企业欢迎,并得到适当报酬。国家级媒体《中国日报》就曾多次报道我校营销专业学生凭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在就业时候受到企业好评的事迹。

   爱的付出 心的回报

   学科竞赛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通过参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等都会有极为明显的提升。在前几年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考评指标体系中,指导竞赛属于回报少甚至是没有回报的额外工作,因此,普遍存在学生积极性高,而教师参与度不够的现象。

   但邵焱老师深知竞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大意义,她不仅没有考虑回报,更是积极引导学生参赛,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并秉承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做到极致的原则,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省级一等奖……这些奖项的背后凝聚着邵老师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从选题到立项申报,从答辩到最后结束,邵老师的身影随处可见,她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调研,全然不顾自己渐渐发白的发丝和赢弱的身体。她会为了某个难题忧心忡忡,也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和学生一起兴奋不已。

  20119月,邵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在确定创业企业类型后,邵老师指导团队负责人组建团队,查阅资料,整理分析,认真推敲,撰写申报书。郑州纵远印染助剂有限责任公司(创业企划书)这一课题在校内获批后,邵老师每两周对学生进行一次辅导,并牺牲寒假时间,进行集中辅导。2012年春季开学后,团队成员在邵教师的指导下,讨论修改并完成了第二稿创业企划书。在校外评审时,创业企划书受到了校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临近比赛了,团队成员通宵干活,填写各类表格、做宣传材料、提交创业企划书等,时间紧,任务重。最忙的时候邵老师陪着学生熬通宵,有时候辅导得太晚,赶不上最后一趟班车,邵老师甚至住在了学生宿舍。5月底,团队成员到河南理工大学参加答辩。答辩前,邵老师从着装、站姿、步态等细节细心指导他们,让大家放下包袱、克服紧张心理、调整心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参赛项目最终获得了省级特等级,并获得了直接参加国家级竞赛的资格,最终取得了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

   此外,邵老师还和其他老师一起成立了自我营销兴趣小组。作为课堂的延伸,小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吸纳了近20名学生。在这里他们和老师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真正把营销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付出就会有回报,邵老师收获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重。很多学生毕业后一直和她保持联系,生活上工作中的问题也愿意和邵老师分享。然而在邵老师的心中,学生并不仅仅是学生,他们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朋友。平等地交流、平等地沟通、平等地互相帮助……邵老师愿意融入学生,从他们身上发掘闪光点。邵老师总是说,和学生在课余时间交流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她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本科教学、MBA教学、职业经理人培训、挑战杯竞赛、兴趣小组、指导学生服务企业……“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人处在这个位置都会这么做,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邵焱老师说。朴素的话语,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凸显了一位平凡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记者安心怡)

上一篇: 中原工学院2014年11月“善行义举榜”

下一篇:中原工学院2014年7月“善行义举榜”

关闭